首页资讯中心 中国造纸杂志社行业统计 行业资料协会学会专业院所专家库企业名录 行业书库网站集锦联系我们English
  政策法规
  访 谈 录
  行业发展
  新建扩建
  上市公司
  新产品 新技术
  环球纸业
  市场行情
  会展消息
  协会、学会动态
  杂志社活动
首页 >> 资讯中心 >> 行业发展 >> 农民梁虎传承“平阳麻笺”:让山西襄汾古法造纸焕发活力
农民梁虎传承“平阳麻笺”:让山西襄汾古法造纸焕发活力
2016-6-30 10:25:55

  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丁村民俗博物馆8号院内,众多人围在一起观看着一位师傅表演——这位师傅小心翼翼地搅拌纸浆、平整帘床、弓着身子,以一定的角度将抄纸帘置入水中放平,先是平行地向前,等形成一层纸膜,又向后移动,再向前、向后提起倾斜,不一会儿,抄纸帘上留下的麻纤维就形成一张湿漉漉的纸的轮廓……这一连串动作,就是襄汾“平阳麻笺”生产的过程。

  流传了一千多年的,曾经让许多文人墨客、达官显贵趋之若鹜的“平阳麻笺”在经过一段低迷后,终于迈着铿锵脚步又向世人走来……如今,贵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“平阳麻笺”已成为襄汾县对外宣传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。

  一度辉煌

  “平阳麻笺”“盛极必衰”

  翻开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,“平阳麻笺”留有浓厚一笔。相传,帝尧时期,在襄汾邓庄,先人们就在这里开始种植桑麻。有造纸专家考证,运城是蔡伦实践和改造造纸技术之地,而运城与临汾 (平阳)紧邻,因而,造纸之术极有可能在汉代就传承至襄汾邓庄一带。

  邓庄人造麻纸声名显赫于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,享誉京、津、豫、陕、甘、宁多个省(市、区)。有史料记载,唐代以后,在三晋大地麻纸产业蓬勃发展之时,邓庄麻纸以其上乘的品质独树一帜。当地出产的麻纸因品质高,珍稀华贵,被雅称为“麻笺”,又因其隶属平阳府,故又被称为 “平阳麻笺”。

  从五代至宋,平阳是中国北方造纸业的中心,印刷用纸的供应基地。据史料记载:宋金时期,晋南一带与造纸业有着紧密关联度的刻版、印刷业已相当发达。当时平阳所印书册,封面皆标“平水新刊”,闻名全国,所以史称“平水版”。

  平阳麻笺的主要原料是麻绳头,生产经营麻纸的主要业务就是收麻绳头、造纸和销纸。《晋商史料全览·临汾卷》对当时的盛况有这样的描述:“晋南各县人挑车拉,销纸收料是家常便饭。邓庄各村的造纸专业户家家都有碾盘和纸海,男女老少均参与其中。”可见当时的邓庄百姓已经把制造麻纸当成一项生存的营生。

  平阳麻笺以优质天然麻为原料,沿袭了汉代以来的传统技艺方法加工纸张,具有“纤维长、拉力强、色泽鲜”等优点。一张平阳麻笺的形成要经过铡货、折货、泡货、整货、剁麻、燥麻、蒸麻、碾麻、搅海、抄纸、晒纸、整纸12道工序,能保存数百年,有“纸寿千年”的说法。相传在明清时代,平阳麻笺就被指定为皇宫用纸,蜚声京华,当时各部大臣及地方官员向皇室呈文,大都用的是其系列产品之一的“呈文纸”。

  上世纪80年代末,日本文字文化研究所友人森田康敬专程考察麻笺制作。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董寿平先生试纸后,非常满意,高兴之余,挥毫写下“平阳麻笺”四个大字,并把“平阳麻笺”作为习字作画专用纸张。著名书法家卫俊秀1990年在《临汾日报》撰文称:“邓庄麻纸胜宣纸”。张大千、董寿平再传弟子,四川都江堰著名画家李代远曾来“平阳麻笺”社考察,并题诗一首“平阳坊纸创金元,董公试妙题麻笺,画契千年无腐蛀,堪记文人翰墨篇”。

  然而,正如大多数事物的产生、兴盛、衰落一样,“平阳麻笺”也难逃“盛极必衰”的命运。民国十二年(公元1923年)《襄陵县新志》载:“汾东邓庄等村,纸碾为第一工作,销行北京等处,今亦强弩之末。”至民国二十五年(公元1936年)开工营抄者只有十四家,工人一百五十名,所产呈文、方曰尺、条曰尺、重尺八、三五、京文纸等六种麻纸,全年总值八万八千八百元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邓庄一带的纸坊户曾组织起手工业合作社,继续麻纸生产。机器造纸的发展,一度冲击到手工麻纸,由于原料、市场等原因,手工麻纸几乎消亡。改革开放后,一些志士仁人推动建设“纸乡邓庄”,曾力图挽救濒于消失的 “邓庄麻笺”的生产,也曾经扶植生产出了质量优良的书画麻笺。但是,邓庄生产的“平阳麻笺”始终形不成太大的规模,与历史上繁盛的局面相比,显得清冷许多。废弃的手工作坊、多年不用的石槽、石碾以及覆盖着厚厚尘土的抄纸竹帘,似乎诉说着“平阳麻笺”历史的辉煌和现实的沧桑。

  恰逢盛世

  “平阳麻笺”重获新生

  与中国造纸史一路同行、久负盛名的平阳麻笺就这样被湮没吗?悠久的传统工艺就这样失传了吗?

  在市场上消失二十多年后,“平阳麻笺”迎来了重生的曙光。它的重生源于近年来书画事业的繁荣,源于企业家的敏锐触觉和仁人志士的社会责任。

  近年来,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,中国收藏文化、书画文化蓬勃发展,带来了市场对中国传统麻纸和书画用纸的大量需求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襄汾县青年企业家梁虎敏锐地意识到“平阳麻笺重生有望”,2011底,他创办了“丁陶麻笺社”,着手恢复这一古老的工艺。

  梁虎是邓庄镇人,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。从他学校毕业进入造纸行业以来,已经与纸结缘20多年,虽然其间由于纸厂效益不好,他外出打过工,创办过洗煤厂,但对造纸的热情始终不减。“我是邓庄人,对邓庄麻笺有很深的感情,我一直想要找一个适当的时机恢复手工麻纸的生产,现在时机到了。”梁虎这样说。

  2011年,梁虎辗转找到了为董寿平大师抄过纸的老艺人李时刚师傅,这时的李师傅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。经不住梁虎的再三恳求,李师傅答应帮助梁虎寻找掌握造纸技艺的老艺人。这样,他们又联络好擅长碾麻的邓师傅和蒸麻的贾师傅。梁虎盛邀他们出山带徒,传授技艺,并拜访专家咨询产业政策和有关技术。

  人手齐了,手工生产的设备哪里找呢?梁虎花高价从一人家重盖房子的时候,地基里挖出来的碾子。原料麻,则是他与这些老师傅们花了一个多月时间,跑了全国多个省(市、区),最终在成都一个盛产麻的小县城找到的。

  那么,消失了20多年,平阳麻笺能够达到当年的品质吗?市场到底对“平阳麻笺”认可不认可……一系列疑问梁虎来不及多想,“我现在只想造出合格的纸”,梁虎这样说。

  2012年8月,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,梁虎的“丁陶麻笺社”终于成功试产出原生态的平阳麻笺——书画专用麻笺。为纪念董寿平先生,他特地以“寿平”为邓庄制平阳麻笺的商标进行注册。中国书画大师、董寿平先生的弟子张吴平,山西漫画学会会长李二保,著名书法家薛珠峰等一批书画名家和爱好者纷纷提笔试用,共同称赞:寿平牌’邓庄麻笺质量就是好!”

  试制产品逐步投入市场,襄汾县邓庄丁陶麻笺社成为省内首家、国内少有的传统手工书画纸生产企业。

  大步流星

  “平阳麻笺”走上复兴路

  “寿平牌”平阳麻笺试制产品成功问世,给梁虎带给莫大的自信。随即投资400余万元扩大生产,年产麻笺120万张,市场供不应求。

  在国内的各项展出中,平阳麻笺屡有斩获。

  2013年7月,平阳麻笺参加了首届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会,得到了省内书画爱好者的肯定;12月,平阳麻笺被列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
  平阳麻笺的走俏,大大地鼓舞了梁虎,但梁虎清楚,平阳麻笺还远谈不上复兴,它只是刚刚走向重生。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平阳麻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这其中有坎坷,更有机遇。

  丁陶麻笺社从产品试制成功并投产至今仅一年有余,制作麻纸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,这就只能依赖现有的工匠师傅,而这些师傅大多都已是花甲、古稀之年。

  尽管平阳麻笺在历史上、在当代书画界有着不容质疑地影响力,但实际上,其仍属于小众产品,其品牌的营销还有很大的工作要做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,品牌的经营对梁虎的丁陶麻笺社来言,还是一个要继续学习和研究的课题。

  “我现在正在力邀更多的老师傅出山,请他们带年轻的徒弟,扩大规模,真正让‘平阳麻笺’在全国乃至国际有它应有的地位,让这项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”。有了现在的规模,梁虎底气更足了。

  梁虎想把邓庄丁陶麻笺社做强做大,打造山西乃至全国的传统造纸文化产业园。他为这个产业园勾画出了蓝图:建设传统手工造麻纸工艺生产线展示区,展示古老邓庄“平阳麻笺”生产线,以及配套的辅助生产和公用工程;展示麻笺产品;建设中国书画工作室,将书画装裱、作品展览、展销厅及休闲文化游项目融为一体,邀请海内外书画名家即席书写作画,并将作品展示、品评,传承中国书画文化。

  “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就在麻纸上承载着,我们现在所作的就是要让这种传承一直持续下去。”在恢复“平阳麻笺”生产过程中,梁虎渐渐意识到了这项一产品之外的文化意义。

  “现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,这是难得的机遇,让平阳麻笺走向复兴我们充满信心。”梁虎坚定地说。

(山西农民报)

第一篇    上一篇    下一篇    最后一篇   

备案序号:京ICP备05010661-15号

您是第【3632575】位访问者

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造纸杂志社版权所有!Copyright © 2005-2007

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

电话:010-64778173

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