芬兰用了将近一个世纪摸索、建设和完善自来水体系。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到来之际,在芬兰贸易协会的办公楼里,长期从事水问题研究的高级顾问里斯托·胡赫塔-科维斯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,回顾了芬兰一步步建立和健全供水链的历史。
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芬兰的城镇化刚刚起步,人们开始在城市周边寻找水源。这一阶段,主要解决输水和净化等技术问题。
以首都赫尔辛基为例,人们将120多公里以外的清澈湖水用地下水渠引至市区。这条水渠至今仍在使用,承担着首都地区100多万人口的饮水供应。
位于郊区的3座水厂负责水净化。记者在其中较大的皮特凯科斯基水厂看到,水处理分为絮凝、沙滤、臭氧消毒、活性炭过滤、UV消毒等步骤。
水厂试验室主任图拉·拉克索说,有些厂房建于上世纪50年代,至今仍在使用,但是设备一直在更新。记者看到,一间厂房内陈列着3个50年代的巨型臭氧发生器,其功用早已被仅一人高的新型臭氧发生装置所取代。
在湖水较少的地区,则多用地下水作为水源,芬兰自来水约50%来自天然地下水。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,农庄直接打井取水,由小型水厂或自行承担净水任务。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造纸业大规模发展,河湖岸边工厂聚集,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。曾经清澈的湖泊散发臭味,饮用水水质受到严重威胁。
此时,人们意识到水源保护的重要性,开始加强立法和执法。1962年,议会制定了第一部水法。在此基础上,中央政府出台相应的标准和规定。
执法权则交给中央和地方的环境部门,这些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颁发环境许可证。每个大型工厂在开工或采用新技术时,都必须先取得许可证。
环境部门还可以经常抽查,对排放不达标企业课以罚款。屡次不改的,可吊销许可证。在某些靠近水源的敏感地区,则禁止开办工厂。
“关键是要保证立法和执法相对独立,”里斯托说,“立法部门只需制定规章,不得干涉执法。”例如:如果中央政府想在某地开办工厂,必须获得当地环保部门的许可证,而不得强迫其接纳。
如今,芬兰水质多次在国际评比中名列前茅,其自来水口感甚至优于瓶装水。究其原因,是建立了一条良性运转的供水链清洁的水源、上乘的技术、完善的立法、严格的执法。里斯托说:“我们的长处是把这些环节很好地整合,形成良性循环。”
(新华网) |